【摘要】:
《創業英雄匯》尋找具有增長潛力的創業項目,集合重量級創業導師以及數百名專業投資人,以資金、技術、資源等方面的支持,為創業者搭建一個展現自身價值、實現夢想的舞臺。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10.30日22:21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《創業英雄匯》!
供熱管道添“新衣”,減少“隱蔽”的能耗!

在各地工業園區中,許多企業需要使用高質量的蒸汽進行生產,而這些蒸汽是工業園區內的熱電企業通過管道輸送的,因為傳輸半徑的限制,造成有的園區內熱電廠越建越多,對空氣造成污染。

針對這個痛點,馬汝軍決定從供熱管網的“外衣”入手,節能增效。據了解,通常熱電廠輸送蒸汽的管道裹的是傳統保溫材料,往往十分厚重,且熱量在輸送過程中損耗較大,因此亟待升級,為此馬汝軍和團隊研發了供熱管網“保暖衣”,可有效減少“熱量”的流失。
馬汝軍介紹說,新型“保暖衣”打破傳統的單一保溫結構設計思維,采用多層保溫結構,結合鋁箔鏡面反射和熱輻射原理,使其局部上具有獨立的保溫閉環,整體隔熱效果得到較大提升,同時由于纏繞式反射層的應用,既對保溫材料起到固定作用,又延長了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。每公里溫降由傳統的10~15℃減少為3~5℃,熱網效率提升5%以上,集中供熱距離從15KM延長至30KM以上。

創業初期,馬汝軍從事市政管網工程建設,涉及到一些管道施工及維護工作,給千家萬戶供水送氣,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。在此期間,他注意到了一些問題:管線使用壽命短、易出現漏水、漏氣,時常影響人們的生活,那時馬汝軍就開始從管道保溫材料上尋找解決辦法。他先后拜訪了多位科研院所熱工方面的專家,通過反復試驗,發現在材料表面涂上一種納米材料能很好解決抗氧化,耐腐蝕的問題。在專家指導下,馬汝軍不斷改良芯材性能,優化結構,最后解決了材料的阻燃性問題。

若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。歷經三年研發,蒸汽管道的新型保溫材料誕生了。馬汝軍帶著他的隔熱保溫材料開始滿世界找客戶,用他的話說“一個人開著車,只要看見大煙囪,就朝大煙囪方向開,就等于找到了客戶”,但是很多客戶都沒見過,更沒使用過,磨破了嘴皮,跑穿了鞋底。偶爾在與客戶交談中得知工程施工都是有專業設計院設計的,馬汝軍眼前一亮:何不從設計院這個源頭開始呢?于是他開始給設計行業中的專家介紹這種材料,并得到了認可,這款納米阻燃隔熱材料于2016年被列入“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”。此后該材料逐步應用推廣,在五大電力集團以及全國完成300多家樣本級的工程。

他們相繼成立了企業研發中心、工程技術中心,并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立研究生工作站,引進行業精英人才。馬汝軍帶領團隊深耕在節能保溫的土地上,在研發低熱導、寬溫域、長壽命的真空絕熱材料的方向上不斷探索前行。